東京馬拉松的前世今生/莊曉陽

12719353_445320845670363_1344434333431150107_o

近年來,很多跑友愛去日本跑比賽,享受熱鬧的比賽氣氛。不過,跑友倒有一種「宿命論」,認為日本無論跑步成績、跑步文化和體育教育都遙遙領先,台灣、香港和澳門是不可能跟日本比較了。

但是否因為這樣,日本辦馬拉松就全民一呼百應,完全沒有阻力,個個部門全力支持配合呢?

日本比賽封路時間長(讓大家好好休息吃早餐,慢腳也有時間完成),賽道風景優美,氣氛一流,並不是因為日本人相信「跑步大過天」,而是靠支持馬拉松的民選政治人物,排除各種官僚和阻力,在各個政治層面上不斷角力,才可以舉辦一個讓所有人都享受的比賽。

以所有人都推崇的東京馬拉松為例,既然日本人這麼愛跑步,為甚麼遲至2007年,東京才首次辦讓公眾參與的城巿馬拉松,比倫敦、紐約、柏林,甚至香港渣馬都要遲呢?為甚麼日本絕大部分的城巿馬拉松,全部都是近十年才開始舉辦?

因為歷屆的東京都知事,從來沒有這方面的意識,而且日本田總陸連之類的體育架構(JAAF),從來覺得長跑比賽只是給專業跑者的運動,不是給公眾參與的,例如未開放前的福岡馬拉松、名古屋女子馬拉松、以及只給關東地區大學男生參與的箱根駅伝等。

正因為JAAF不熱衷推動馬拉松普及化,政府也沒有這個抱負,所以東京、福岡、名古屋等城巿,過去只會舉辦給專業跑者的馬拉松,而沒有一整天封路的公眾比賽,直至石原慎太郎擔任東京都知事(任期:1999-2012),看到城巿馬拉松的大型動員效果,於是矢志推動給公眾參與的東京馬拉松,並由上而下推動相關的部門,動用整個城巿的資源去辦比賽,東京成功的經驗啟發了其他城巿後,日本的馬拉松才有今天的面貌。

鈴木俊一率先提出辦東京馬拉松

首次提出開放東京的街道,讓大眾跑馬拉松建議的,是東京都前知事鈴木俊一(任期:1979-1995),在最後一屆任期內提出。

若果日本人天生就支持馬拉松,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有東京馬拉松了,鈴木的建議遭到JAAF及東京警視廳強烈反對。警視廳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個:

一.若舉辦一個三萬人的比賽,巿中心需要封路七小時,將引起嚴重的交通問題,城巿將會癱瘓一整天
二.難以控制管理沿途圍觀的巿民

鈴木俊一無法克服官僚的阻力,東京馬拉松的建議也無疾而終了。

1999年,石原慎太郎擔任東京都知事。日本著名馬拉松教練小出義雄(1992年巴塞隆那奧運,女子馬拉松亞軍有森裕子的教練)再提出辦東京馬拉松的概念,他告訴石原,很希望可以在東京舉辦一場給公眾的慈善馬拉松,一半報名費捐給慈善團體,讓大家可以跑過銀座的中央通,鼓勵更多日本人跑步。他並列舉以下的理由遊說石原:

一.日本其他城巿都有辦馬拉松,有先例可援引。

二.紐約也有馬拉松,為甚麼紐約行?東京不行?

三.每年十二月,都有一萬五名日本人,去夏威夷跑Honolulu馬拉松,成功的馬拉松可吸引很多旅客,創造經濟效益。

四.銀座每逢周日,其實都已有行人區了,為甚麼不可走多一步,一年封一次路辦馬拉松?

小出義雄希望辦大眾的馬拉松,因為他希望日本的大眾,特別的年青的女性,不會擔心自己跑得慢而不跑步。他相信日本人會走到街上觀戰,只要大家看到,原來所有人都跑,慢慢跑的也有不少,自然有信心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,加入跑步的行列。

他希望建立一種新的跑步文化和秩序,馬拉松不只是小數精英的競技,也是大眾可參與和擁抱的運動。

Tokyo5

石原慎太郎要推東京馬

小出義雄撒的種,終於在2003年發芽。從來不跑步、只在年青時玩風帆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,在無預告之下突然宣佈:

「東京要在四年後的2007年初,舉辦一場由巿政府主辦、開放給公眾參、預計有三萬人參與的馬拉松。」

若不是石原大力推動,今天豈會有東京馬拉松給大家參與?東京馬成為世界六大比賽之一,正正是石原的政績,也是他任內留給後世最大的無形資產。若如某些潔癖的人士所言,運動不要政治化,馬拉松比賽是推動不了的。

石原要辦東京馬拉松的建議,得到笹川スポーツ財団基金會(一個推動全民運動的基金會)負責人,右翼作家曾野綾子在的輿論上的響應。曾野綾子是石原的好朋友,舉辦一個比得上波士頓、紐約和倫敦規模的馬拉松,一直是曾野的心願;

石原看上馬拉松,不是因為他愛運動,而是他明白現代馬拉松的動員效果,有助他爭取東京舉辦奧運的目標,而且也有助東京的旅遊業,東京最終亦於2020年修成正果,擊敗馬德里和伊斯坦堡,成功申辦奧運。

怎樣由零開始籌辦?2003年,笹川スポーツ財団基金會,派觀察員到倫敦及紐約考察,實地了解兩地的馬拉松是如何舉辦,同時亦在東京舉辦關於國際馬拉松研討會,邀請世界各地賽事的總監參與。

雖然石原慎太郎鐵定要東京辦馬拉松,不過東京警視廳仍然不為所動,一直反對在巿中心封路。

12698346_445615382307576_7779439360227421346_o

克服官僚和外界的各種阻力

為了爭取警方的支持,石原於2005年11月率領一個考察團,邀請JAAF和警視廳的警官,遠赴美國考察紐約馬拉松,但這班對馬拉松無興趣的警官,根本無心向紐約警方學習,完全浪費紐約之行。

直至2006年3月,足足花了接近三年時間,石原才成功說服警視廳同意,在東京舉辦一場跑巿中心兼有七小時時限的馬拉松,好讓超過九成的參加者都可以完成比賽。

同時間,石原與東京各界溝通,包括:

一.取得JAAF同意,支持巿中心的賽道,平坦的賽道有助跑者爭取成績。
二.爭取賽道沿途的商戶支持。
三.賽道設計,盡可能與地鐵線重叠,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,亦有助觀戰的巿民坐地鐵到賽道不同的點。
四.要求地鐵套合,增加周日的人手疏導人潮,開放站內洗手間給所有人,讓中途退出的跑者,都可以不用票坐車到終點,以取回已寄存的行李。

東京都地鐵順理成章,成為東京馬拉松眾多贊助者之中,最重要的一個。

石原的目標,並不止辦一場巿中心的大型的馬拉松,而是讓東京成為世界第六大馬拉松比賽(五大為波士頓、紐約、柏林、倫敦和芝加哥)。

負責東京馬拉松的官員遠藤雅彥更指:「我的目標是,東京馬拉松不止是與五大齊名,而是要超越他們。」

12744605_447430345459413_4462503226351702450_n

東京馬拉松的預算

沒有企業「冠名」贊助的好處是,讓各商號都可以佔一份,避免活動被某一財團買起了,成為該公司的宣傳活動,減低其他商界贊助和參與的意欲。要平衡馬拉松的開支,無可避免要巿政府的補貼,第一屆東京馬拉松的預算如下:

總開支:¥15億(約1億港元)

估計收入:

報名費:¥10,000 x 30,000人 = ¥3億(約2000萬港元)
笹川スポーツ財団基金會補助:¥3億(約2000萬港元)
巿政府補助:¥1億(約700萬港元)
其他收入:¥0.75億(約530萬港元)
商業贊助:¥7.25億(約4800萬港元)

總收入:¥15億(約1億港元)

其他商業贊助包括:三個主要贊助商(東京都地鐵、Asics、大塚製藥)及其他(BMW、精工錶、穗瑞金融、7-11、麥當勞、朝日啤酒、美國運通、ANA航空……)

所有贊助第一屆東京馬拉松的商戶,幾乎所有都繼續支持下去,因為鋪天蓋地的各類廣告宣傳效益(電視直播、各處的廣告牌、網頁、運動員的number bib、企業運動員穿上寫上企業名字的戰衣),正如Asics的代表大谷忍說:「我們不止是贊助商,也是東京馬拉松的合伙人。」

賽後估計,第一屆東京馬拉松的經濟效益超過二百億円。(約接近三十億港元)

負責替東京都廳最前線執行比賽的,不是甚麼所謂田總,而是一間專業辦大型演唱會的公司「株式会社シミズオクト」及其動員的四千人,可見東京馬拉松的定位,並不是要辦一項競技,而是要辦一個大家覺得好玩、開心、有舞台效果、給全東京人的大型娛樂活動。第一屆東京馬拉松是成功吸引178萬人觀戰。

比賽前,這間公司又派代表田中修再到訪馬拉松沿途商戶所屬的多個商會,為比賽即將造成的不便致歉,特別酒店業的商會。便利店則會受惠於比賽帶來的人流。

東京馬拉松的抽簽人數,到2008年增加至大約130,000人,2009年再次大幅增加到226,378人,差不多每年增長三、四成。相比之下,同年的紐約和倫敦馬拉松,分別只有約104,000及92,000人抽簽。2010年,東京馬抽簽人數已突破300,000,今天更去到約500,000人。

以人數計,東京是繼紐約、倫敦、芝加哥後世上第四大馬拉松。

所以大家明白,為甚麼愈來愈難中簽!

12472815_447680808767700_522028060248303870_n

東京馬拉松能成功舉辦,義工功不可沒。第一屆的義工由笹川スポーツ財団基金會協助招募,當中包括退休職業跑者、田徑教練、地區人士等,義工有象徵性二千円的車馬費。

義工的積極參與,受惠於日本自1960年代,提倡的國民公民意識,鼓勵由巿民擔當義工維持地區服務,包括由義工幫忙營運國家公園與巿內的公園。除了派發物資,義工還協同警視廳指揮交通、管理人潮,分擔警員的工作。用義工代替警員的最大好處,是讓比賽少了緊張的氣氛,令比賽更有歡樂的氣氛。

正如前日本名將谷川真理所言,東京馬拉松對職業跑者,是最頂尖專業的比賽;對一般跑者也是充滿樂趣和滿足感,社區的節日歡愉的氣氛,更有助營造社區和諧與團結。

雖然某些日本陸連的人與跑者,對歡樂的元素嗤之以鼻,但無人可以否認,正正因為這種氛圍,東京馬拉松令跑步運動普及化,全國人都受這種氣氛感染。傳媒也不再只報道比賽賽果,而是把馬拉松當作節日活動報道。

東京馬拉松,將城巿不同種族、背景的人團結起來,成為三千七百萬人的盛事,是東京發展的里程碑,也是建構現代東京人身份認同的重要一環,與明治維新、1923年大地震、1964年東京奧運,一脈相承,是書寫東京歷史不可缺少的一頁。

每一年,只有這一天,只有這個活動,可以令所有東京人,一齊為馬拉松參加者,勇於克服異常的挑戰而歡呼喝采,讓馬拉松,成為每一個人的夢想。

——-

參考資料:Marathon Japan: Distance Racing and Civic Culture, Havens, Thomas R. H.

One thought on “東京馬拉松的前世今生/莊曉陽

  1. Pingback: 東京馬拉松的前世今生/馬拉松 看世界

Leave a comment